中国社会科学院赵一凡研究员做客华南师范大学“砺儒讲坛”第十七讲
发布时间:2015-04-13 21:36:00 点击: 收藏本文
2015年4月2日下午3点,受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和公共管理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赵一凡研究员做客我校“砺儒讲坛”,作了题为“杜威与现代中国”的学术讲座。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董国安教授受范冬萍院长委托致欢迎辞并主持了讲座,哲学所黄作教授、许雪涛教授、余慧元副教授、刘钰森老师以及来自大学城各学院的众多同学一同分享了此次学术盛宴。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哲学家。赵一凡老师首先讲述了杜威成长、求学时代美国历史文化背景下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并指出杜威的哲学就是美国的成功哲学,它虽无欧陆哲学之华美,但却是美国人的“精神三明治”。赵老师认为,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他的中国学生胡适是分不开的,胡适先生留美回国后的一系列工作大多遵循了实用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其对实用主义作出的“试验的态度”、“历史的态度”这两个小结,更是超出了杜威的美国局限,使得实验哲学成为了一个嫁接点,可以逐步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最后,赵老师以自己在哈佛答辩时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了他个人与杜威之间的渊源,言及杜威哲学虽无他向往的“哲学之美”,却有经得起岁月砥砺的中庸之道,他不禁感慨:杜威是可爱的,胡适也是蛮可爱的。
暨南大学文学院黄汉平教授一同出席了此次讲座并作了精彩点评。在接下来的提问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问题涉及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化批评等领域,赵老师为大家一一做了解答,最后讲座在满堂掌声中圆满结束。
赵一凡老师曾在哈佛攻读哲学博士,回国后又随钱钟书先生研习国学,可谓是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他的此次讲座语言平实,却又妙趣横生,各种奇闻轶事亦是信手拈来,使在座的师生不由对哲学的世界心驰神往。本次讲座体现了“砺儒讲坛”一以贯之的高水平,让在座的师生们不仅对杜威哲学在中国的兴起与式微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中国语境下实验哲学的“中庸之道”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关于征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2025年度重大、重点项目选题的通知
- 关于申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国家语言文字关键研究领域领航计划2024年度项目的通知
- 关于申报2024年度“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社会科学)的通知
- 关于申报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重大、重点课题的通知
- 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2025-2026年度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 转发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关于征集“第十三届南方智库论坛” 论文的通知
- 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招标选题的通知
- 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
- 关于申报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通俗读物项目的通知
- 关于申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度“志愿服务研究专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