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周年校庆社科系列学术活动第21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锋教授做客砺儒讲坛
发布时间:2023-11-27 17:28:00 点击: 收藏本文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水平,开阔研究视野,2023年11月24日下午,砺儒讲坛第二十一场之林锋教授专场讲座于桃李园唯实厅顺利举办。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锋教授应邀作了题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思想及人学革命”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关锋教授主持,60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林锋教授高屋建瓴地从五个方面展开了本次讲座:第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境遇;第二,批评者语境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色彩;第三,研究者如何把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人学思想;第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学思想的体系;第五,手稿所实现的人学革命和理论超越。讲座伊始,林锋教授从学界对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争议引入,分析了高度赞扬和基本否定两种针锋相对的态度中的合理性与不足,提出学界应客观地提高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评价定位。随后,林锋教授指出手稿中的人学思想受到费尔巴哈的强烈影响,尚未形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肯定了持批评态度的学者中“抽象的人与现实的人对立,用抽象的人的本质来反对人的现实境况”观点的部分合理性。接着,林锋教授结合自身从二手资料泛读到原著精读的认识过程,分析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遭受批评的三大原因,分别为“语言晦涩”、“旧哲学概念限制”、“二手资料的影响”,指出应从“把握核心”、“比较研究”、“回归自述”和坚持“价值中立观”等方法论出发来正确把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人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林锋教授从“人是类存在物”、“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是社会关系中的存在物”、“劳动使人超越动物”、“人具有受动性与能动性的鲜明特征”、“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的本质”这七个方面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思想作了系统的解读。最后,林锋教授从理论建构和现实价值的角度进一步肯定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实现的人学革命。
在互动环节中,林锋教授就老师和同学们关心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是否为循环论证”、“手稿中本真的存在和现实的存在是否相分离”以及“手稿中的理论是否从属于唯物史观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精辟的解答获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
讲座最后,关锋院长指出林锋教授的独到见解大大丰富了我们对手稿的认识,其中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理论体系梳理得非常清晰,具有许多系统性、独创性的研究;同时指出林锋教授正是由于坚持二十年如一日地对文本进行扎实细致的研究才会形成自己的创见。关锋院长勉励同学们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虚心学习林锋教授的求学之道,不断提高自身思辨能力和理论水平。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关于征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2025年度重大、重点项目选题的通知
- 关于申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国家语言文字关键研究领域领航计划2024年度项目的通知
- 关于申报2024年度“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基金”项目(社会科学)的通知
- 关于申报人民教育出版社“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重大、重点课题的通知
- 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2025-2026年度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 转发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关于征集“第十三届南方智库论坛” 论文的通知
- 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招标选题的通知
- 关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研究)申报工作的通知
- 关于申报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通俗读物项目的通知
- 关于申报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度“志愿服务研究专项”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