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周年校庆社科系列学术活动第22场: 周晓虹教授做客“砺儒讲坛”

发布时间:2023-12-05 09:03:00 点击: 收藏本文




2023年11月29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励儒讲坛第二十二场讲座在文科楼211讲学厅与腾讯会议中同时举行。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周晓虹老师通过线上方式,以“口述史作为方法: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为主题,与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师生进行学术分享。

 

 

主讲人周晓虹老师

周老师首先介绍了口述史作为“方法及其社会科学意义”。他以“把中国作为方法”为例,解释“把中国作为方法”即是把中国作为客体,以中国为主位。这是从中国人的价值观、以中国人的视角来分析世界,进而“把自己作为方法”,将具体情境中的“个人困扰”转化为社会结构上的“公共议题”。

周老师认为,把“口述史作为方法”,包含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个人口述历史不仅是个体生命历程的叙事和写照,且与亲历者所处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与其所生存其间的国家和社会结构紧密交织。第二种寓意指,通过口述获得的历史叙事与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一样,同样具有社会科学研究的真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因此,我们能用口述史料研究以往的历史,或是重构历史中的社会结构与行动者轨迹。

 

 

 

周老师进一步提出,在“口述史作为方法”的基础上必须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体口述及其表达的个人经验如何能够成为社会部分人感兴趣的公共议题;第二,历史研究者或社会科学家采集口述史后能够做什么,是否能够在其中获得对生活世界更为深刻的洞悉。前者涉及“何以可能”,后者关乎“何以可为”。

 

 

 

对第一个问题,周老师就口述史定义与内涵进行了细致讲述,并以曾经的访谈经历为例认为,即使只有研究者与亲历者两人对谈,也能够发现国家在场、单位在场和他人在场。口述史看似是一种个人叙事,但这种叙事必然涉及到他人、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则应该从口述史与其他方法,尤其与是传统“自上而下”看历史的文献史料的差异或特征入手。如果口述史采集仅仅停留在单个个体叙事之上,不仅无法还原个体所曾置身其间的社会历史原貌以及对现时的意义,甚至也会因为缺乏他人的参照而成为幻觉式片段。

 

 

 

对此,周老师指出,我们首先应该建构拥有相同集体记忆的命运共同体及其成员间的认同感。其次,应该建构值得叙事的一个时代的社会与文化记忆;最后,我们需要意识到代际绵延对人类社会生存的必要意义,这是作为方法的口述历史中承载着代际间文化传承的历史任务,对群体甚至民族或国家历史的建构有重要意义。

 

 

 

本次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蓝宇蕴教授主持

(来源: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