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儒讲坛第124讲:荀子的“本心”——认识心、主宰心及其他

发布时间:2024-09-16 15:18:00 点击: 收藏本文




2024年9月13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砺儒讲坛第124讲在文科楼211讲学厅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丁四新先生主讲。丁教授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曾任武汉大学二级教授,现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儒家经学和简帛思想的研究,著有《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楚竹书与汉帛书〈周易〉校注》《先秦哲学探索》等。讲座由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闫坤如主持,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研究员马兵老师与谈。学院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丁四新教授的讲座首先聚焦荀子学说中的“本心”与“用心”。丁教授指出,“本心”二字在传世的先秦和汉代文献中仅出现11次,其字面意义为“本然之心”,代表先天道德心。而“用心”则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活动。他解释道,“本心”是孟子关于善性与道德的核心,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原始的善,而“用心”则代表后天通过认知、经验积累所形成的心智活动。本心和用心实则为体用关系。丁教授随后深入分析了荀子和孟子的心性理论差异。相对于孟子的性善论,荀子则持有性恶论,认为善行需通过后天的努力和礼义教化来塑造。荀子认为,天性是不可改变的,而通过人为的努力和伪(文化与社会的规范)可以调节天性,实现向善的转变。荀子认为心性二分,是两个不同的实体,而孟子认为心性是贯通关联的,是一体之分异,从四端之心的本质性来说,人性是善的。但荀子的心性二分并非全然的二分,心来自性,落实在人的心灵中显示出思虑性和认识性,因此为善的可能性建立了基础。最后丁教授特别引用荀子的名言“性伪合一”,指出荀子对心性的理解是一种动态的转化过程。

丁教授接着讨论了“本心”与“用心”之间的互动关系,引用《正名》篇提出的“征知”概念,认为心不仅能感知外界,还具有主宰性和选择性。他强调,荀子对“心”的理解不仅仅是认知的能力,更是判断和意志的载体。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判断,心能够选择向善或向恶,表现出荀子对人类道德行为的深刻理解。

 

 

在讲座的中段,丁四新教授专门分析了荀子的“心的主宰性与意志性”,结合荀子“心者,形之君也”的论述,指出荀子认为心是控制人类行为和认知的关键部位。心具有自我主宰性,通过道德修养,人可以引导心向善。丁教授进一步论证了“心能择善”的理念,并结合现代伦理学,阐释了荀子思想对当今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随后,丁教授深入探讨了荀子对“性伪之分”的详细论述。他指出,荀子将“性”视为先天固有的本质,而“伪”则是后天通过礼义、文化规范和教化形成的。通过伪来调节和改造性,荀子强调了教化与社会规范在人性向善中的关键作用。丁教授总结道,荀子的性伪理论为理解人类行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为现代社会中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借鉴。

在讲座的最后,丁教授还讨论了“荀子与孟子的心性之别”。他指出,荀子认为“本心”并非天生具备道德性,而需要通过礼义和修身来获得道德的提升。相对孟子强调先天的善性,荀子更加关注后天的修养与努力,体现了其现实主义的思想倾向。

讲座结束后,特聘研究员马兵老师对丁教授的讲座进行评点与对谈。马兵老师师从丁四新教授,在补充对谈环节,马老师谈及丁教授治学严谨,将义理的分析和考据的手法运用结合,这一点裨益学界甚多。而丁教授的讲座结构明确,逻辑严密,值得所有后学学习。马兵老师以讲座最初对本心和用心的区分为例,指出丁教授正是以此明确论述主体,为接下来的推理做好的准备和奠基。

而后,讲座进入提问环节,现场的本科生、硕博生分别针对讲座内容提出所思所想。荀子如何从本心到善心的过程,成为了现场讨论的话题。对于“相对于孟子的本心、善心一体,而荀子的本心和善心之间是否出现断裂”这样的提问,丁教授作了更深入的阐述,认为荀子在心之外预设了一个绝对善,具有外在结构性,与此同时也从本心的直觉性等角度阐明孟子和荀子之别。结束后,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